即使多少有點兒無奈,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現實社會“以貌取人”,研究數據表明,形象較好的人在職場上比外表欠佳的人,獲得更高的薪資及得到更多的提升機會,其中的差異水平是20%?!都~約時報》暢銷書作家、著名形象顧問和企業咨詢師約翰·莫雷(JohnT.Molloy),在其《為成功而打扮》一書中指出:成功的著裝并不能讓一個蠢材進入董事會,但是不得體的著裝可能葬送一個聰明人的前程。
的確,在通往成功事業的路途中,有太多不可控制的因素,而穿衣打扮,則是少數幾個我們可以自我控制的元素之一,所以讓我們控制你能控制的--為事業成功而穿衣 。
Part A 穿衣法則
著裝如何影響你的前程
所有的商務著裝最高原則是建立權力和威信,至少要讓自己看上去能夠勝任你想要的工作,或者你被授予的工作:不管人們是不是喜歡你,至少你應該贏得尊重。因為贏得尊重比贏得喜歡更重要。
但很多職場中的人無意識地去選擇某些特定的風格和顏色,這樣做的結果也就是簡單地向決策者們宣告了自己社會技能的生疏。事實上,很多人改變了自己的著裝風格之后,上司、同事和客戶才開始重新審視他們的工作能力,并對他們給予信任。
“莫雷,我要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賀利盯著眼前這位優秀的下屬,緩緩說道。
莫雷今年25歲,從大學畢業至今,已有3年工作經驗了。他站在上司的辦公室,微笑地看著賀利。
“好消息就是,從下個周開始,你將被提拔為我的左膀右臂——教導主任助理,并且相應地給你加薪。”莫雷喜形于色。“壞消息就是,從今天開始,我將會告訴你怎樣花掉所漲的薪水。”
賀利皺了皺眉頭,看到莫雷皺巴巴的不合身的棕色西服,他實在不忍心讓不得體甚至引人笑話的衣著打扮阻滯了這位潛力無限、前程遠大的年輕人。為了提拔莫雷,他向自己的上司一再保證,讓辦公室里每一個熟悉或不熟悉的人都看到莫雷的能力。
于是,在接下來的3個月中,莫雷的上司每個月都指導他買一件西裝、兩條領帶。而每當莫雷買了新的西服,都會報告給賀利,這時,賀利總會告訴他,哪一件舊西裝再也不應該被穿到上班的地方來了。這是形象顧問莫雷的親身經歷,當時他還只是個二十幾歲、在美國某大學任職的年輕人,出身在一個藍領家庭,對穿衣打扮不甚了解。6個月過去,莫雷脫胎換骨,而大學里其他部門的主管和教授也開始注意起莫雷來。
功能性VS專業化
幾乎所有行業的銷售人員都懂得一句話:要穿得和你的客戶一樣。但這句話是不是對的呢?
你可以看到勞斯萊斯、奔馳、林肯等名貴商務車的銷售人員穿戴整潔,一個個儼然企業高管的模樣,那是因為他們面對的客戶正是商業社會中最富有的群體。研究表明,同一個品牌同一個型號的車子,如果銷售人員的形象不同,銷售業績將有很大差異。
當你讓人們為某件事情付出金錢、時間時,如果你看上去是來自他們的群體,他們會更愿意接受你。在心理學中,對他人產生影響力和說服力的原則之一,就是和他們相似。人們總是更喜歡那些看起來和自己是同類的陌生人。
然而,例外的情況是:律師、會計、法官、警察等專業人士卻不可如此。一家著名會計師事務所曾經接受一位形象顧問的建議,由于事務所20%的客戶來自電影業,所以讓會計師們脫掉保守的西服、襯衫和領帶,和電影人一樣隨意穿著。不久,事務所負責人收到客戶一大堆抱怨,其中一位老客戶是一名大演員,他憤怒至極:“我要的是會計師,不是一位同行來管理我的財務。”因為,社會上對某些群體的角色定位是穩定的,他們的穿著打扮就需要展現出職業的專業性,能夠滿足人們對他們的社會角色的期望。
另外,著裝的一大原則是:提高工作效率。某IT外企在進入中國時,他們的人力資源總監曾經在公司上下推行著裝標準——每個人都得西裝革履,包括研發部門。這個規定遭受研發部同事的抵制并投訴到總部,理由是:西裝革履束縛了研發人員自由自在的創意。所以,久經世故的職場老手都知道,衣著打扮是有功能性的,我們需要把自己的職業角色和工作活動看做一系列的運作單元,每一個單元都存在不同需求和目的。我們的衣服設計應該以幫助自己最高效地完成工作為準則。
隨和VS隨便
相比國外,中國職場的著裝打扮是混亂無序的,除了大部分跨國企業有相當明確的著裝規定之外,很多公司沒有嚴格的辦公室著裝標準。表面上這些公司給予了自己的員工最大的自由度,實際上,“隨意”著裝是一個職場陷阱,因為它很容易轉變成“隨便”。
人們通過一個人的穿著來判斷他的社會經濟地位,家庭背景普通的人很容易受到隨意性的著裝規范的傷害。在沒有任何專業指導的情況下,隨意著裝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無形中給人貼上標簽,那些出身平庸的人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失去成為主管人員的機會。而女性更容易成為隨意著裝的犧牲品。
調查顯示,在那些穿著隨意的日子里,職業女性的權威更容易受到他人的挑戰。在“著裝規范嚴格”、“著裝隨意”以及“男性著裝嚴格而女性隨意”這三類公司里,考察同樣擁有碩士學位或5年左右工作經驗的女性的薪資水平可以發現,著裝規范較為嚴格的公司里,女性的薪資要比那些著裝隨意松散公司里的女性多20%,而在第三類公司的女性掙得最少。普遍地,這些公司里的管理層認為女性的工作表現無法和男性相比,也不那么具有事業心。
不過,如果不光是你的同事,而且你的老板都通常穿得很隨意的話,而你穿得保守和職業,就很容易被視為缺少團隊合作精神。這里提供一些有效的反隨意原則,比如,在穿著上和你的同事保持一致;同時,成為你的團隊中比較傳統、比較職業化的穿著者?;ㄙM在休閑裝和職業裝上的時間和精力要對等,而且盡量在最好的店里選購休閑裝。
保守VS性感
性感的外表很迷人,但只適用于職業場合之外,當然,性感不是女性的專有名詞,不少男性也存在女性化、浪漫化的著裝風格,比如穿著JACK&JONES荷葉滾邊的、紫色的襯衫。只是性感更容易出現在女性的身上。調查顯示,穿得性感會損害女性在另外一些人心目中的可信度,讓人退避三舍。與穿著不性感的女性相比,在男性和其他女性的心目中,
她們的工作能力會受到很大的質疑。
Cisis,某廣告公司老總,一位喜歡蕾絲和薄紗、打扮性感入時的30歲女性,與此同時,她也是廣告界富有創意、能力非凡的專業人士。但讓她倍感煩擾的是,常有男客戶對她產生非分之想,而且并不關心她做出來的策劃文案和創意。直到她改變了自己的穿衣風格,減少小禮服裙和低領衣服的穿著,增加硬挺面料的西服之后,最終贏得客戶、競爭對手對她的尊重。
關于性感的話題,美國職場真人秀節目《學徒》風靡全球,面試官卡羅琳在她的書《飛黃騰達》中指出:自節目開播以來,我收到很多的電子郵件對女選手的著裝提出批評,認為她們過于突出自己的性別差異;也有人批評我穿著過于保守,穿得像個主管一樣。我的目的很簡單:我希望選手和觀眾能夠認真地對待我。在氣氛嚴肅的場合中,我希望自己的著裝能夠迎合這種氛圍。
但這不意味著,保守就是“在工作場合不該穿得漂亮”,每一個人在著裝的考慮上都需要問自己幾個問題:
我要在這里實現什么?
我的長期目標是什么,短期目標又是什么?
我代表什么,或者代表誰?我自己?我的公司?我干的這行?我的國家?跟我同性別的人?
在大多數職場情況下,尤其是年輕女性,穿著煽情比穿著保守需要冒更大的險。“在生意場上,最基本的就是你一身職業打扮能夠讓人留下深刻印象,讓人意識到你的重要性。”
轉變你的劣勢
盡管年輕讓人羨慕,但在職場中它是個劣勢——它更加凸顯你缺乏經驗。很多人從學校畢業之后,并沒有迅速地轉變為成熟的社會人。不過相比而言,大部分男性能夠很快從著裝上進入角色,因為男性的職場著裝上百年來并無太大變化。但很多女性,由于可選擇的裝扮和形象風格越多,她們就越發不知道該如何定位自己的形象。
朱麗是一家傳播公司的經理,天生具有一種讓所有人望而生憐的柔弱外表,因此她幾乎可以很方便地從別人那里得到想要的幫助,但7年過去,她沒有獲得升遷。
只要你沒有踏足管理層,朱麗這樣的外表就總是很管用,但在超越這個階段之后,它就會對你的升遷構成障礙。走出校門,我們就該擯棄小女孩、小男孩的打扮,無論是發型還是著裝方式,都必須讓你顯得像個成熟的“大人”。朱麗請教了職業顧問之后對自己改裝,兩年后,她在部門的會議上提出的建議不再總是毫無理由地受到挑戰和拒絕了。
另一個劣勢是女性和個子小巧的人共有的—他們很容易被別人所忽視。在男性主導的各種會議中,多數女性的看法和觀點往往會被其他男性的觀點所
淹沒。從心理學上分析,體型健碩的人更容易控制他人、主導周圍的注意力,他們比身材矮小的人獲得更多的敬畏。身材的優勢使他們獲得一種“可見感”和權威感。
恰如其分的顏色能為我們制造“可見感”:有時鮮艷的顏色可以讓他人去注意你;有時深沉的顏色讓你有權威感,上層人士喜好的顏色可以賦予你尊嚴和力量,但接近大地的顏色則會贏得他人的信任。所以,穿深色夾克的女性更容易發號施令,穿淺色系的女性更具親和力、更加可愛。
PartB調查
職場著裝15個發現
事實上,在采訪這個話題以及搜集資料的過程中,我有很多存疑:著裝真的對我們的職場表現有很大的影響嗎?管理層真的以貌取人?現代社會這么時尚而開放,保守的職業正裝真的需要提倡?于是我們在認識的經理人中做了一個小范圍的調查,來自高科技、媒體、服裝、餐飲、物流、外貿、公關、廣告、醫療器械、食品、咨詢、保險、通訊、電信、互聯網、市場調查、印刷包裝、投資、培訓等行業、工作年限從5~20年的35位經理人給出了他們的答案。
89%的經理人認為,一個人的穿衣打扮會影響他人對他個人能力、素質的評價。
91%的經理人認為,一個人的穿著打扮會影響他的工作效率。
80%的經理人通過衣著打扮向周圍的人展現自己的專業能力;13%的人展現
權威感;7%的人會展現親和力。
63%的經理人認為穿衣風格和自己相近的下屬擁有同自己相似的能力、
品位、思維方式,有更多的認同感。
100%的經理人認為職業套裝打扮的女性比性感打扮的女性更有能力。
80%的經理人表示,能夠通過員工在辦公室的著裝打扮判斷他們的社會魅力。
如果有權力決定,83%的經理人希望規定公司的員工穿著職業正裝上班;11%的經理人為員工選擇隨意休閑的著裝風格;只有6%的經理人贊同員工展現個性。
49%的經理人會暫緩一個人著裝不當的人晉升。
60%的經理人表示比較喜歡穿衣風格和自己接近的下屬。
54%的經理人表示,能夠通過員工在辦公室的著裝打扮判斷他們與公司高層的溝通、交際能力。
86%的人在晉升為經理之前或之后,改變自己穿衣打扮的風格、重新更新衣櫥。
80%的公司會因為某人面試時著裝不得體而拒絕錄取他。
74%的公司有成文或不成文的著裝標準。
74%的經理人表示,如果下屬穿衣打扮很糟糕,會提醒他/她。而大部分男經理人表示,如果下屬是女性時則不會提醒。
我們在調查中同時向經理人展示了A、B、C、D、E五張圖片,其中:75%的經理人認為身著職業套裝的女性比隨意裝扮的女性更有能力,能取得更大的事業成功。85%的經理人認為身穿西裝的男性比其他兩位更有能力;8%經理人認為身著整潔襯衫、男性更能取得事業成功。但在五個人當中都認為襯衫皺巴巴、衣褲松垮的男性能力最差,事業發展最不理想。
50%的經理人認為身穿正裝的上司比穿著隨意的上司能力更強;只有6%的人認為著裝隨意的上司能力更強。
Part C專家建議
王靜:著名色彩專家、形象顧問教育資深培訓專家、形象管理學教授; 畢業于紐約國際形象顧問學院,美國國際形象顧問協會成員, 靜形象顧問工作室創始人.靜老師以專業權威在形象顧問行業享有盛譽,被國際權威形象人士評為中國最好的色彩專家.2005年成功首創研發了色彩診斷工具。引起業界轟動并在業界廣為使用;靜老師現在全國多家形象設計學院授課,培養了近千名專業形象顧問;靜老師還為許多著名企業培訓“職場形象”,并在個人高端客戶服務有極佳的口碑.
Tips衣服真正的成本
假定你看到了兩件防雨外套,一件標價75元,另一件是100元;它們都是防水的,大概可以穿3年左右。75元的外套必須干洗,100元的外套是水洗面料。如果你買75元的外套,第一年只需洗一次,第二年洗兩次,第三年則需要三次干洗。
每次干洗和防水處理需要15元,洗5次的話,你已經花費了雙倍于衣服的價錢。另一方面,100元的外套可以在家手洗或機洗,但3年的時間只多花很少的錢。
所以,某樣東西的成本不僅僅是標簽上的價格,而是壽命期的成本。你必須考慮購買的任何衣服的壽命期。
Tips職場新鮮人著裝定位
你的形象應該與你的職業生涯定位結合,你現在的職業是什么,你的目標在哪里?像你的職業應有的形象是敬業;為下一個職業生涯著裝則是智慧。
建議剛積攢行頭的年輕人在購置衣物之前先做一個大致的行業定位—盡可能多地去觀察你所在行業的經理們的著裝習慣,刪除名單中穿著最保守和最花哨的。
觀察公司里所有職位高于你的人、所有處在你想獲得的職位上的人、所有決定你職業的人,然后根據這些人穿什么來決定你自己的衣服。最好的融入方法是找到他們在哪里買衣服,然后你也在同一家商店購買。
Tips著裝元素對比
從著裝的不同元素看“更職業化VS不職業化”的情況:
色彩:單色VS花色;深色系VS淺色系;冷色調VS暖色調;強對比VS弱對比
圖案:小圖案VS大圖案;暗花紋VS亮花紋
款式:直線條VS曲線條;直角領VS圓角領;裙子VS褲子;有領VS無領
面料:硬挺VS柔軟;厚VS薄
配飾:個頭小VS個頭大;方形VSS型;不發光VS閃亮
Tips測試你的著裝習慣
1.讓朋友拍下你穿不同衣服的照片,讓朋友給陌生人看并讓他們對你的誠實、可靠、能力等品質進行評判。也許你會發現改變行頭勢在必行。
2.通過記錄你何時穿哪一套衣服、那天的效果如何,來測試你目前的每一套衣服帶給你的幫助。比如,穿灰色西服時,人們對你的反應怎樣?穿藍色西服時,你的談判對象態度更強硬還是更妥協?穿灰色西服時,你的上司、同事是否更容易被你說服?6個月后你就可以把幾套西服捐贈出去了。
3.每天早晨離家前,在鏡子前站一兩分鐘看看你即將展現給別人的形象,關于你著裝打扮的問題立即會在你眼前出現。
Tips每次著裝成本
每次著裝成本 = 服裝總價格÷穿著總時間,
穿著總時間 = 年×次數
比如,一套西服能穿五年,每年穿40次;購買價格是2000元,那么它的每次著裝成本則為10元。
職業衣櫥可以通過搭配來降低投資成本,公式=上裝×下裝。比如,三套衣服最優搭配是3×3=9,這樣,就可以9天穿衣不重樣了。
Tips交叉采購策略
在上街之前想好你需要購置的衣物,比如一件藍色或米色的外套,然后再到城里最貴的商店看看它們相應的貨色。注意觀察細節,比如顏色、圖案、衣料的外觀和手感、縫制的工藝、衣服懸掛的方式以及它的整體風格。之后,你可以去一家你能夠消費得起的商店,找一件看上去、摸上去好像從高檔商店買來的外套。
因此,如果你喜歡逛商店,你可以非常迅速地提升你的穿衣品位,你只需要每次外出時同時去逛兩家價格懸殊的商店,仔細比較類似的衣服。